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浙江篇(上):绘就之江新画卷
这里,泠泠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惹得你想掬捧喝上一口;这里,清冽的空气被花草的芬芳浸透,诱得你想敞开胸腔来个深呼吸……
这里,就是浙江!
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这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厚爱,更是浙江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大发888在线娱乐_dafabet888官网:同志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自此越发坚定地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十多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任接着一任干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翠竹绿林连绵起伏,清澈小溪潺潺流淌,道路上口音各异的游人络绎不绝。这里,就是安吉县余村。
余村已经是国家4A级景区,正在申报5A级景区。村里剩下的几家竹制品加工等工业企业,今年将全部搬迁,腾出地方建旅游服务中心。
看到眼前的情景,让人难以想象,上世纪90年代余村是这样一番模样:“石头经济”十分红火,炸山开矿,建水泥厂,尘土飞扬。
“我们坚持修复生态,整治环境,开办农家乐,推出河道漂流,发展观光农业。”一见面,安吉县委党校校委委员、原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就兴奋地对记者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4.4万多元。”
由“卖石头”转为“卖风景”,余村人的“绿色变奏曲”渐入佳境。
从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追求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再到认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奏这首“绿色变奏曲”的,又何止是余村!
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省份,浙江较早遭遇“成长的烦恼”,生态环境一度面临较大压力。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大发888在线娱乐_dafabet888官网:同志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一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锚定“绿色浙江”目标,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接力棒,一棒一棒传。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一个个村庄面貌一新。
在浙江各地采访,记者看到,村里仅几平方米的水边,往往也立着一块“小微水体管理公示牌”,写着镇级、村级负责人及“河小二”的姓名和电话。老百姓发现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打过去。在很多大城市尚未推开的垃圾分类,如今在浙江农村非常普遍……
正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实施,久久为功,使得一个又一个村庄旧貌换新颜。
2018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此前,安吉县成为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环境可持续发展奖”授予长兴县……浙江人呵护家园的努力,得到世界的高度赞许。
——五水共治,消除黑臭,一条条江河碧水长流。
来到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展示栏上一张张呈现以前情景的旧照片,惹人注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村主任周忠莲快人快语,“这段顺口溜,就是村庄的过去。”
环顾四周,三面是溪,清水淙淙,石桥、古树、白墙、黑瓦,勾勒出一幅水乡诗画。“现在啊,污水有了家,垃圾分类效益大,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开鲜花,家家户户美如画,溪沟清澈有鱼虾。”周忠莲笑道。
巨变的秘诀就是“五水共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浙江省委将“千万工程”又往前推进一步,打响“五水共治”战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有个形象的比喻:“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既竖起治污水这个“大拇指”,从群众深恶痛绝的污水治理抓起,也把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捏成“拳头”,集中整治。
迄今,浙江累计消除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全面消除劣五类水质断面。
——保卫蓝天,发力攻坚,一个个城市“气质”提升。
位于平湖市乍浦镇的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机组最多的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之一。抬头望去,4个高达240米的烟囱正在排出烟气,但看不到烟尘,也看不到水蒸气。
“我们用的是‘豪华配置’!投入4000万元安装了烟气加热系统,消除水蒸气导致的白色‘视觉污染’。”电厂“安健环部”主任钱晓峰倍感自豪。
近年来,浙江下大力气打好蓝天保卫战。去年,全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3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增加到85.3%,空气质量在长三角区域率先达标;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里,舟山、丽水、台州、温州、衢州入围,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最多。
瞄准绿色新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举绿色发展“指挥棒”:“抓经济增长,必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看,做好‘里子’尤为重要。美,不能只体现在面子上,我们要‘由里往外’美。”
浙江决定,对淳安等26个原欠发达县,不再考核GDP总量,着力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各级领导干部扭转了“唯GDP”的发展观、政绩观——生态环境就是实打实的民生,发展经济是政绩,保护环境同样也是硬邦邦的政绩。
转型升级不动摇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红色的枫叶鲜艳夺目,翠绿的芦苇昂首挺立,黑天鹅在湖面嬉戏觅食。图影湿地,美如图画。
位于长兴县的这个区域,多年开矿采石,矿坑遍地,十多年前采矿被彻底叫停。2010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成立,到2015年,落地的项目只有两个。“谈了一两百个项目,但完全符合‘两山’理念的很少。”管委会主任成仁贵说,“我们一直在找,很着急!”
没想到,市、县领导却气定神闲:“留白增绿,也是发展。你们就一心一意把生态环境做好,项目会有的!”
于是,这个地处太湖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湖、腹拥图影湿地的黄金宝地,长期“留白”。持续复绿废弃矿山,修复保护湿地,水质由以往的劣五类大幅度提升,稳定在三类水以上。
现在,图影终于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太湖龙之梦乐园。这个规模惊人的乐园占地面积约1.2万亩,入选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十三五”浙江重大建设项目。太湖古镇、动物世界、星级酒店群等陆续建成。一对对新人在废弃矿坑改造成的水塘景观边拍婚纱照,定格幸福瞬间。
绿色发展,知易行难,往往需要舍弃眼前的、局部的诱人利益。浙江人何以能保持定力、忍受“寂寞”?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曾经经受考验,对“舍与得”“快与慢”的辩证法,有着深切体会。
根据“八八战略”的总体部署,浙江省委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些年来,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浙江始终没有降低环境保护的“硬杠杠”,没有放松节能减排的“紧箍”。困境中更要咬定转型升级,成为浙江坚定不移的追求。
面对困难,浙江既着力当前,又着眼长远,持续开展转型升级攻坚战,产业和产品不断从低端迈向中高端。
近几年来,浙江持续提升绿色标准,抬高环保门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执法力度保持全国领先。铁腕整治,带来凤凰涅槃!
壮士断腕,逼出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嘉兴港区的浙江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曾经“臭”名远扬,如今却变成了“香饽饽”。因生产过程中散发恶臭,佳润公司2015年被港区环保局停产整改。公司投入近800万元,推进废气治理“五全”:全密闭、全加盖、全收集、全处理、全监管。
苦尽甘来。“由于全国环保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多了,企业经济效益芝麻开花节节高!”副总经理蒋奇笑得合不拢嘴,“老板请我们全体员工出国旅游。”
在长兴县,铅蓄电池产业曾经一哄而上,2004年时企业数量达到175家,污染严重。通过淘汰、兼并、重组,目前企业减少到16家,布局园区化,企业规模化,工艺自动化,厂区生态化,产值和税收翻了好几番。
“我们的传统铅蓄电池业务板块不断升级,新能源锂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储能电池等新兴业务板块加快发展。我们还将推出两种新型的高端电池。”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信心满满。
保护优先,带来了治理开发协调并进——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远处烟波浩渺,近处波光粼粼,四周游人如织……湖州市南太湖,生态旅游产业红红火火。
关停水泥厂、造纸厂,推动渔民上岸居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治理岸线……湖州近年来投入巨资,实施多项保护工程,如今,南太湖水质显著改善,常年保持在三类。
“这十几年时间里,湖州没有左顾右盼,始终把‘保护优先’挺在前面,占了高质量发展的先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东民感慨,“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粗放发展,这些年得到的那点利益,必定又会还给环境,得不偿失!”
提高标准,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4月,杭州钱塘新区挂牌成立。萧山区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江干区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二为一。
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家轮胎生产企业,产值达数百亿元,税收达10亿元,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但橡胶生产有异味。钱塘江对岸的原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面积较大、居民较少,这个税收大户能不能搬到大江东去?
“考虑来考虑去,下决心搬掉这家企业!”管委会主任何美华对记者说,“新区产业结构要继续优化调整,我们对几百家企业制定了分阶段关停计划,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如今,浙江全省“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经济“体格”和“体质”越来越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已占全省GDP近1/4。浙江省全域旅游产业年增加值达到近44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8%。
今年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杭州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及浙江样本,举世瞩目。淳安县下姜村从“穷脏差”变为“绿富美”等生动范例,赢得广泛赞誉。
清新政风扑面来
为美丽浙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什么能够在浙江生根见效?
行走浙江大地,记者深切感到,政治生态清明,干部队伍清廉,是自然生态清丽的重要保障。
“我们公司,环保局有人!”以往,宁波市奉化区一些企业找环评公司咨询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随之而来的,是“黑咕隆咚”的报价。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把企业、环评公司等请来,参加“生态环境议事厅”活动,面对面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以后,环评公司再也不说‘环保局有人’了。环评费用一下子下降了六七成,企业负担大大减轻。”奉化气动工业协会会长曹建波兴奋地对记者说,“治理设备和运营的费用也大幅降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奉化从2017年开始开展生态环境议事厅活动,搭建政商议事平台,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企业关注的环保管理难题,由环保部门牵头,企业、部门、镇(街道)、社会组织、群众共同参与。
“大家畅所欲言,激烈辩论,可以拍桌子。”奉化分局局长徐军说,“每次活动中,参加议事人员还会对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进行‘背靠背’评议。”最近,奉化生态环境议事厅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推广这一做法。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在干事中成长,浙江常抓不懈。
——抓效能建设。
早在2004年,浙江就制定了“效能建设‘四条禁令’”:严禁擅离岗位,严禁网上聊天炒股,严禁午餐饮酒,严禁在办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礼金。之后,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行为,在全省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有行政管理职能单位开展“整风”,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考核奖惩。
——抓实干为民。
被称为“书记夜考会”的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从2013年开始每季度开一次。选晚上的时间,凭实绩挑10位县委书记“上擂台”,比成绩、讲方法、提目标。盯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尽管每次会议主题不同,但多年来核心则是一个:“实干”。
——抓优化服务。
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源于浙江。2016年底,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难问题,浙江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和干部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目前,浙江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第三方调查显示,“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0.6%,改革满意率达96.5%。
“最多跑一次”如何再深化、再创新?去年底,浙江提出“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的新目标。“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先进经验,“跑”向全国各地。
——抓基层治理。
11名保洁人员,每个人一年的工资涨到3万元——最近,宁海县桃源镇下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34名代表全部签字同意,通过了这一事项。“建设美丽乡村,对村里保洁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工资得提一提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陈冬娥乐呵呵地说,“按照‘36条’规定,这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呢。”
宁海县201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强化基层公权力监督,为乡村治理“立规矩”。“‘36条’明确要求,对村庄10方面集体事项,严格按照‘五议决策法’操作,经村党组织提议、三委会商议、党员会议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群众评议,最大程度保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葛知宙说。
从诸暨的“枫桥经验”,到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从温州的“综治八大员”,到武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浙江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社会管理好办法。
党风政风清清爽爽,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让子孙后代享受大发888在线娱乐_dafabet888官网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今日之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
(本报记者武卫政、李中文、刘毅、陆娅楠、吴秋余、江南)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9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