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我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市政协委员。我有很多身份和社会角色:在单位,是精于业务的安全质量高级工程师;在工程建设及信息化研究领域,是执着科研创新的研究人员;在各类社会服务中,是传递能力、知识和理念的宣讲人员;在九三学社,是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的科技专委会委员;同时,也是市第三届公共服务榜样,入围过市国资委首届“国企楷模·我们的榜样”。成为市政协委员,踏上政协履职新征程,我的人生故事又有了新的开篇。
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我感觉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视野、能力是否能胜任?我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提案?如何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每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和责任与日俱增,唯恐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交出合格的委员答卷。
为了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我在业余时间走访市民、调研企业、查询政策,确定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数字科技等重点关注的领域,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多次修改,完成了提案的编写和提交。全会前,我提交了4件提案,其中1件提案后来被市政协主席会议定为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全会期间,我接受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委员专访通道”采访,带去了备受群众关注的济南地铁建设最新信息。全会后,我撰写了7篇社情民意,参加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专题协商,市政协第七界别组的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调研和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直播问政节目。
虽然担任市政协委员还不足5个月,但我也体会颇深。通过参加政协履职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专业外的知识,特别更深入了解了社会和政府运行的机制。政协始终大行学习之风,新任委员学习培训和济南政协APP开通的“双月学习”专栏提升了委员学习的针对性,提升了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的深度和准确性。一次次的履职体验,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永葆参政议政热情,将提出的意见建议与本职工作相融合、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融合、与全市大局中心工作相融合;提出建议时,要深入调研、联系群众,走到田间工厂多接地气、摸实情,力争建言献策在关键处、点子上,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可行性强的方案。
每次参加履职活动,主办方在介绍我是轨道交通集团安全质量部主管之前,都会先介绍我是市政协委员,感到荣耀的同时,我时刻提醒自己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自觉地从全局的高度、带着为民情怀去考虑问题。这段时间以来,结合本职工作,我又开始了济南都市圈方面的学习研究,希望能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尽责。作为一名政协新兵,我要多做调研,做好功课,用心履职,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政协委员。
(作者王建涛,系市政协委员,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主管)
(市政协委员活动工作室供稿)